Photo Credit: HBO
[size=1.728em]作者蕭瑟寡人,典型「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個案。沒事看書充飢、有閒寫文聊聊時事。現專注於教育育成與科技創業。 個人臉書連結 。 費德智庫 共同創辦人暨專欄作家。
科技傳媒界常見的現象就是文章一出,馬上就會有許多鍵盤戰士響應回擊。 自己前幾個禮拜出的文章自然也吸引一陣冷嘲熱諷和質疑,經過整理大概分為以下幾類: 「怎麼會有人以為小國不能做軟體,以色列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嗎?」 「軟體是最不會被在地市場拘束的產業,這位到底懂不懂啊?」 「台灣軟體人才很多,軟體業若好好做不會輸給中國和美國的!」 「台灣傳統產業就只會剝削員工,為什麼要科技業去了解傳產,應該叫傳產去多了解新潮流吧!」 這些回饋都很有意思,敝人也感激這些網友的指教。 可惜的是這些發言讓敝人有些擔憂,敝人完全不在意有人抱持反對的立場,但是卻很擔心這些言論反映出的一種「虛實不分」的態度。 而敝人自己誠不希望這成為台灣新創界的主流價值,而原因很簡單: 首先,以色列確實很厲害,從 90 年代的 ICQ 到微軟的 Kinect,都是以色列人開發的。以色列的科技研發之強,其軍用雷達技術為例已與美俄齊名。拿台灣跟以色列比,說難聽點就是不自量力。而言歸現實,以色列的新創公司最後要追求高成長,仍然是選擇到美國籌資發展。不只以色列,多數歐洲新創A輪之後都會考慮到美國發展,原因是世界上擁有千萬人、億人以上市場經驗的新創投資人和管理人,幾乎都在美國。因此,小國不是不能發展軟體,而是先天條件上居於絕對劣勢。 以色列用長期培養的研發能力扳回一成,可是請記得台灣不是以色列,我們沒有那樣的屁股請不要吃那樣的瀉藥。 而軟體無國界的想法,其實是一種很天真的商業想像,以為只要使用者能開啟,就能夠打入市場。事實上, 軟體無國界,但是不代表商業模式無國界。 大家熟悉的 Uber,現在在台灣仍然沒有像其在美國一樣造成巨大的威脅,因為台灣的計程車密度和方便性高,反觀美國很多城市根本不可能在路上叫得到計程車。而 Google 和亞馬遜在搜尋和電子商務雄霸全球,但是中國的百度和阿里巴巴,卻靠一個中國市場就可以叫板世界級科技巨擘,把美國科技公司玩弄於股掌間。而台灣的部分就更不用討論了,如果軟體的商業模式也無國界,台灣也不用等第三方支付開放了。 當軟體跨入不同市場時,即使使用者可以存取該服務,卻仍需要解決當地的文化、政治、商業競爭等問題。科技業競爭到最後,全球最大科技公司由中美兩國包辦,不是沒有原因的。 說到軟體人才這實在沒有太多好講的。開過軟體公司、賣過軟體服務的朋友都知道,會寫程式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要有懂得管理的領導人。台灣的科技業自達康泡沫後幾乎沒有國際級的軟體公司浮出檯面,產生的管理人才訓練斷層延續到今日,就算空有一群軟體人才,群龍無首仍很難創造產值。 至於科技人排拒傳產的部分,這應該要算是先前提到的「虛實不分」的情況,可能是因為 Techcrunch、TNW 看多了,以為空有軟體便可以改變世界。若走入 Google 的辦公室,裡面有大批的傳媒和行銷人才,因為 Google 的搖錢樹是數位廣告。而許多網民崇拜的特斯拉,過去幾年也一直積極挖角 美日汽車大廠的高階主管 。 認為因為自己是科技人、學的是新潮流,就可以不懂傳統產業的基本功,是一件非常可笑又愚蠢的想法。你可以不贊同某些傳產老闆的作風,但這卻不構成你不了解傳產的藉口。要玩甚麼市場,就該去累積該產業的相關經驗和專長,不要老是眼高手低成天做白日夢 。 言歸正傳,當我們太執著於閱讀國外(中、美)的科技潮流而疏於思考,常常會把很多虛假的表象當作事實吸收,最後對於科技創業產生過於浪漫的遐想。 因此,這次敝人希望用點版面來討論一下美國科技產業的虛與實。事實上, 美國科技業超過九成的人看到的都是經過一個小圈子局內人操作後產生的節目效果。 這虛實的劃分,就好像買棉花糖一樣,只有極少數的人會發現其實自己買的只是「沾到糖漿的空氣」。 美國科技業之虛要說到美國科技業的金玉其外, 應該要從其整個「破壞式」創新理念談起 。 相信許多人都看過「社群網戰」(The Social Network)這部電影,其中敘述年輕的臉書 CEO 祖克伯(Mark Zuckerberg)在哈佛求學時,意外和其他幾位學長合作,後來脫隊發展出臉書。由於臉書想法局具創意,馬上受到哈佛師生、Napster 創辦人尚帕克(Sean Parker)以及矽谷知名創投彼得提爾(Peter Thiel)的注目,迅速成為科技界之星。彼得提爾甚至在不認識祖克伯的共同創辦人艾德華多(Eduardo Saverin)的情況下就直接注資。 這彷彿就是許多人對於美國科技業的刻板印象:比爾蓋茲想出一很天才的點子所以從哈佛輟學而創立微軟、Google 發明了最強的搜尋引擎演算法因此稱霸搜尋引擎市場、Uber 因為想出共享家用車的點子所以成為獨角獸、Pebble 透過群眾募資讓智慧型手錶成功上架等佳話、Elon Musk 的電子車破壞了原有車廠的秩序。 有鑑於許多前輩成功地「衝撞」了傳統產業,科技業的力量來自於年輕工程師與設計師的「破壞式」創新 。由於年輕人沒有傳統產業的經驗、自然也沒有傳統產業的保守思維,因此才能夠創造出與眾不同的新興企業。 於是科技業像是電影院一樣,每一季都有新的院線片、新題材、新領袖可以追蹤。從社交網路、到雲端運算、到行動遊戲、到行動支付、到虛擬實境、到無人機、到智慧型穿戴裝置,從來沒停過。 在矽谷和紐約,每周幾乎都有各類 Meetup 和黑客松,每天都有新的點子激出火花。走入這些,每一位與你搭上線的人都會說:「我的新點子,將是下一個臉書!我們將會像臉書淘汰 Google 一樣幹掉臉書。」(或 Uber、或 Google) 大家都在尋找一個空前絕後的妙點子,然後像「社群網戰」中的祖克伯和尚帕克一樣風光地穿著睡衣走進創投基金辦公室,看著創投老闆捧著支票等著投資下一個「大東西」(The next big thing)。 科技業年輕人們每天都摩拳擦掌練習 Pitch,就是在等待這個自己出頭的機會。大家喊得不嘴軟,每個人的新點子都說成是臉書殺手、Uber 殺手,是下一隻獨角獸。 籌資就好像是擲標槍一樣,大家每天 Pitch,就是希望有一天能正中紅心。 這就是科技業。一切都發生在咖啡店中的一台筆電、一張紙、一枝筆。希望有一天能夠破壞原有秩序,創造新產業秩序 。 美國科技業之實說完金玉其外,接著自然要回歸基本面,看清楚其中敗絮。 其實「破壞式創新」,只是創業家、投資人和科技傳媒聯手吹出的棉花糖。破壞原有的體系,自然也要創造價值去佔下原有產業吐出的大餅。創業家和投資人都不是笨蛋,整天只會破壞不事生產,怎麼會賺得到錢? 相信現在許多人都有看過美國影集「矽谷」(Silicon Valley)。相較起「社群網戰」,「矽谷」這影集對於美國科技業的描述太傳神了。社交網路電影如果代表的是科技業的虛,那矽谷影集就是反映出科技業的實。 許多人看過「矽谷」以後都直呼太扯,會問我這是否是科技業的現狀。沒錯,現狀就是這麼逗趣,而可悲的是,現狀真的就是這麼逗趣。 矽谷影集中的「Piped Piper」團隊在贏得 Techcrunch Disrupt 大賽後以為之後會一帆風順,結果沒發現一些負面消息,馬上讓矽谷創投對他們望之卻步。之後因為拿了一位瘋癲科技新貴的錢結果吃了不少苦頭,另一方面又得應付網路巨擘 Hooli 發動的法律鬥爭。原本看似明日之星的一新創團隊,卻發現商業現實往往沒有自己所想得那麼簡單。 如果你以為矽谷影集中的故事是純屬虛構,不妨參考這影集內所有角色的 現實取材對象 。其實美國科技業的光鮮亮麗,背後的冷酷、精算、狠毒,跟其他產業如出一轍。 更何況當科技業成為金融業重要投資標的時,幾乎一切都是數字精算的結果,並不是許多人幻想的「純創意天堂」。 大家當作神主牌供奉的創業教主,其實背後的故事也不是大家所想的那樣:臉書的成功有大部分需歸功於經驗老臣 Sheryl Sandberg,其對於臉書整體的行銷和業務策略有舉足輕重的影響,才幫助臉書殺出 MySpace、Friendster、Orkut 等社交網路的突圍成為霸主。比爾蓋茲小學時就會組裝電腦,他大學時就發表過計算學論文,其天資聰穎過人。除此外蓋茲家境富裕且人脈廣(母親是 IBM 董事),在創辦微軟時已經有相當程度的準備。 而 Google 其實根本不是最早的搜尋引擎(當時 Lycos 比 Google 大很多),其搜尋引擎技術亦非最先進;但是 Google 的市場策略專注於高知識份子,利用提供搜尋論文和專利文件來拉攏高知識人才,借其影響力去塑造一「聰明人的產品」之品牌形象。而 Google 成功背後最大的推手是科技業老臣 Eric Schmidt。Uber 的兩位創辦人都是連續創業家。Pebble 其實在籌資前就已經是 YCombinator 培育的新創公司,也已有創投注資,並非因為群募才成功。而 Elon Musk 在創辦特斯拉前已經有成功創業經驗,而特斯拉的整體產品和市場策略仍然是靠挖角美國與日本大車廠的高階主管來主導,不是靠科技業人才憑空想像。 可見, 其實科技業神話外表下,其實是許多學習經驗和勞動血汗累積而成的,並不是無的衝撞的偶然。 其實在美國科技業圈內觀察一段時間,會發現業界有非常明顯的規律。 在科技業,雖說 Pitch 的技巧很重要,但是 Pitch 技巧跟托福一樣只是資格考,過了代表不會被打槍,但是卻也不會明顯增加公司的成功率。基本是 沒有因為 Pitch 了一個好點子就拿到資金這種天方夜譚 。 如果說科技業的虛是吹捧「破壞式」衝撞,那科技業的實其實就是回歸價值創造的基本面 。許多人以為 Meetup、黑客松和 Pitch 大賽每逢季改的題材,其實對於籌資的影響並沒有大家想像中的大。意思就是,你籌資的機率不會因為你把你的 Pitch 跟區塊鍊、VR、無人機搭上線而提升。 投資人不是笨蛋,當科技傳媒在吹捧各種新技術將如何改變世界,投資人自己也會研究市場接受度、市場規模、競爭對手、資本需求、行銷業務成本等。 科技業籌資跟其他金融活動一樣,是不折不扣的數字遊戲 。 因此,當科技人傻傻地跑去參加許多大型和小型創業相關活動、相關競賽,在那邊 Pitch 說自己的點子會創造一獨角獸。 這種鬼話其實許多資深投資人和資深創業家都聽煩了 。事實上,並不是所有市場都有辦法創造出獨角獸或大型上市公司。更何況, 公司在每個階段成長所需的專長和資金需求都不同 ,並不是單憑一個點子拿到錢之後就會一飛衝天。 在科技業公開的 Meetup、駭客松等活動,除了台上的主講人、Keynote 講者以外,你會發現兩個現象:第一個現象就是觀眾群中幾乎是找不到甚麼連續創業家,而大部分的創業家其實都沒有創業經驗,甚至很多連種子、A 輪都沒有籌過;第二個現象就是很多這些活動的主持人的職業就是主持創業活動,本身也沒有實質的創業經驗。 為什麼會這樣呢? 因為長久以來,美國科技業自己也發生排擠和群聚效應。因為大部分公開的創業相關活動參加的都是嘴砲王居多,久了,連續創業家和資深投資人根本不會浪費時間去參加這些活動。而在這些活動,其實就是嘴砲王跟嘴砲王交朋友,實際上誰也幫不了誰,而左看右看,大家都沒有經驗去解決創業上的問題。 而對第一次創業的朋友而言,這是最危險的圈子。因為在這圈子裏面,大家已經習慣滿口浮誇,而不願意面對學習各產業基礎技能的艱苦。大部分的人每天就是參加 Pitch 活動和參加比賽,以為自己有一天會等到投資人青睞,但事實上,這些活動和比賽對於創業是毫無意義的。在這圈子中碰不到太多資深創業家和投資人,是因為虛大於實,大家都在動嘴,幾乎沒有人創造真正的商業產值。 而困在這圈子卻自得其樂的創業人,筆者碰過許多年過三十、甚至四十的人比比皆是,「創業」十多年,點子一個換一個,卻從來沒有籌資、雇員、管理人事的經驗,也幾乎沒有開拓任何市場。 當許多嘴砲王執著於追逐獨角獸大夢時,其實美國科技業有一個規模不小的內環區。要了解這內環區,首先要了解投資人的想法。 科技業隔行如隔山,即使單純是軟體工程,做生物資訊跟做影音串流的人才,經驗和技能其實有一定的隔閡。因此,任何投資人在聽科技業的 Pitch 時,即使是技術人才,大部分的時間其實也只聽得懂個大概,他 們真正感興趣的,不是你的點子,而是你團隊成功的機率 。很多人可能會覺得莫名其妙,「沒有想法怎麼成功?」 No,No,意思不是說想法不重要,而是想法只是一句話,執行才能見真章。所有資深投資人都知道,新創公司的目標每幾個月就會調整一次,任何紙上談兵參考價值都非常有限(言下之意就是任何要求對方要簽屬保密條款才能看商業企畫的,別傻了)。投資人真正投資的是你團隊的能力和經驗,而除此外,投資人其實最在意的是其他圈內投資人對你的團隊的評價 。 故此,這個科技業的內環區,其實就是由各個資深創業家和投資人所串聯起的社交圈。當圈內的資深創業家和投資人要辦活動時,這些活動通常都是 Invitation Only(邀請制),而只開放名額給認識的創業家和投資人來邀請朋友參加。這圈子對於圈內創業家最低的要求就是要有成功創業經驗(公司被併購、公司上市或是公司成為穩定的大型企業)。 所以說,其實 籌資並不是在擲標槍,而比較像是在推骨牌 。與其說是不停地在尋找一些天馬行空的想法,創業家必須要增強自己的能力,而且勤於幫助他人,獲得身邊人的肯定後,才能慢慢地透過別人介紹去認識其他資深創業家和投資人。 美國科技業有太多太多人好高騖遠,以為有個天才點子就可以一步登天。實際上創業沒有甚麼撇步,就是經營一家成功的公司。之前有成功出場經驗後,圈子內的人才會願意跟你接洽。 其實 Techcrunch、TheNextWeb、Engadget 等大眾科技傳媒的報導方向都是話題性主導,科技業大部分的資深創業家其實都相當低調。敝人記得自己第一家公司在紐約向另一家新創公司分租辦公室空間,這家 B2B 新創公司的兩位創辦人都已經四十出頭,是第三次一起創業。由於兩人之前已有成功出場經驗,公司還沒開張就有美國兩家旗艦創投基金注資六百萬美金(近兩億台幣)。經營至今公司還沒滿七年,營收千萬美金,籌資超過四千萬,公司市值兩億美金以上。這兩位前輩在美國創業界也算小有名氣,知名創投和加速器紛紛找他們輔導旗下公司,但是兩人依然行事低調,也從來沒有上過大眾科技傳媒。 而像這兩位前輩這樣的創業家其實並不在少數。筆者參加過由投資人舉辦的私人創業家餐敘,在場所有創業家都是有成功出場經驗的連續創業家。由於這些活動的參與者都是先經過同儕篩選,許多連續創業家和資深投資人都是透過此類私人聚會拓展社交網路,並尋找未來可合作的對象。 對於第二、第三次的連續創業家來說,要跟知名創投見面其實並不難,因為身邊的人脈很多都是科技業內環區的一份子,大家互相信任因此只要引介幾乎都可以見得到面。(但是當然不要隨便浪費人脈) 那第一次創業家該如何開始打進科技業的內環區呢? 按常理來說, 當初美國創投家就是為了此目的投資設立加速器 。加速計畫應該要為投資人和連續創業家的內環區篩選有競爭力的團隊,把滿口浮誇、光說不練就放棄的劣質創業家過濾掉。 依目前的情況來說,美國知名加速計畫的培育公司,成功出場率大約在 20%到 40%之間。唯有維持加速器的培育水準,資深創投和創業家才會繼續跟該加速計畫繼續接洽。因此,若有機會去參加知名加速計畫的私人活動,你會發現裡面很少有人在喊甚麼XX殺手、甚麼XX產業的新獨角獸,而是都專注於公司的管理、行銷業務和籌資等實際成長問題。知名加速計畫低於 3%的錄取率,通常可以有效過濾掉為數眾多的嘴砲王,以提升私人活動的參與者品質。 故此, 加速計畫是這內環圈對外的主要閘門,幫助第一次創業的創業家有機會可能向上發展。當一加速計畫的校友毫無成就,無法被資深投資人和資深創業家接納時,這加速計畫就形同虛設了 。 所以說,美國科技業過濾式的環狀生態其實是很紮實的。 美國科技媒體之所以會每天報導一些年輕團隊「無中生有」的破壞式衝撞故事,其實這都是為了商業上的考量而進行操作。拿臉書和 Pebble 來說好了,媒體越是用年輕創業來吹捧前者,和群募奇蹟來吹捧後者,當然有助於兩家公司產品的可見度。但是,實際在經營公司卻跟媒體炒作的角度完全是兩碼子事 。 台灣的科技新創現狀所以聊過了美國科技業的虛實,台灣的科技業究竟是靠虛還是靠實看齊呢? 一個非常容易分辨的方法,就是先釐清台灣科技業跟風的「大眾區」,和實際有生產力的「內環區」,然後再評估台灣的加速計畫是否有幫助資深投資人和資深創業家篩選新創業家來參與私人活動。 而「大眾區」和「內環區」最容易的分法,就是其中活動性質是否圍繞著國內外科技媒體的風向在走。如果國內加速計畫有做好閘門的角色,那加速計畫應該是很注重培養價值創造的相關專長(如產品管理、行銷業務、籌資、設計、營運、人事等),而不是跟著科技媒體的風向,今天談 VR 就收 VR 公司、明天談無人機就收無人機公司,完全沒有顧慮到產品和台灣市場和世界市場之契合度。 另一個很重要的科技業虛實指標,就是科技業是否重視產業相關經驗。不成熟的科技業過於信任科技業的童話故事,以為真的年輕的無的衝撞就會撞出結果 。先前提過,Google 最後還是得養大批資深傳媒和廣告人才才能鞏固廣告霸業、特斯拉必須挖角資深汽車產業人才來跟其他車廠競爭,不管在甚麼產業競爭,最後不可能光靠科技業的傲氣而沒有產業相關知識作為後盾。 由此看來,你覺得我們台灣的科技業目前是虛是實呢?
|